人对于友情有天然的渴望。人像渴求爱情一样渴求友情。
友情和爱情有诸多相似,甚至可以说,爱情的所有元素抽离了肉欲即是友情。爱情与友情,共有的是情字,区隔在于爱情以欲为基,不含肉欲的爱情不是爱情。友情以义为根,没有义气支撑的友情经不起风雨。有情有义谓之友情,有情无义谓之酒肉朋友。无情无义的所谓朋友,不如路人。
生活中人们常随口认友随口交友,并不走心。但其实朋友自古列五伦之中,非同小可。《孟子·滕文公上》载:“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所以今人大可以五伦的标准,在微信朋友圈里默默确认一下自己有没有朋友,有多少是情义之交、多少是酒肉之交、多少是路人甲乙丙丁……
真的友情,往往可遇不可求。天下人都知道要交朋友也都想交朋友,不同在于义交还是利交!多数人最初的交友出发点是利益导向,所谓多个朋友多条路,朋友多了好办事。但不意味着这样就交不到真正的朋友,很多的友情就是在凡而琐的交往中发现、交往中升华、交往中筛选、交往中碰撞出来。寻求爱情的人,大多在寻觅真爱的初心中收获苟且。希冀友情的人,往往是在迈向苟且的途中偶遇了情义。此中关节,先问自心,问自己是不是一个有情有义有节有信的可交之人,而后看能不能有遇到同道的幸运。不是每个人一生中都能结交到真正的朋友,就像多数人一生遇不到真爱一样。就像花花公子总有痴心女子可供伤害一样,无义之人屡屡有幸遇信义君子而坑的事也屡见不鲜。其中规律之莫测或有造化、鬼神操具。
春秋战国时代,烽烟迭起,生灵漂泊。乱世无序无规,人生无常无定,反也为苍生造就诸多际遇,为俗人英豪推搡出诸多不凡之缘。其中有传扬千古的神话佳话,也有被嘲笑被鄙薄的闹剧。
《史记·管晏列传》中,有被后世誉为千古名相的齐国丞相管仲的一段自述:“我当初贫困的时候,曾和鲍叔经商,分财利时自己常常多拿一些,但鲍叔不认为我贪财,知道我生活贫困。我曾经为鲍叔办事,结果使他更加穷困,但鲍叔不认为我愚笨,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都被君主免职,但鲍叔不认为我没有才干,知道我没有遇到好时机。我曾多次作战中战败逃跑,但鲍叔不认为我胆小,知道我还有老母的缘故。公子纠失败,召忽为我而死,我被关在深牢中受屈辱,但鲍叔不认为我无耻,知道我不会为小节而羞,却会因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这段自述几乎完整阐明了后世尊为“管鲍之交”的友情典范:两个好朋友,一个单从前期所作所为看完全是今天人们所说的人渣:和朋友一起做生意自己多拿钱,一起打仗见危险就跑,号称有智慧出的点子却全是坑朋友的……可是朋友鲍叔却认定这个朋友的所作所为都可以理解,认定这个朋友有大才。在辅佐明君登上大位自己为相的时候,力荐那个“人渣”朋友接替自己当丞相,自己成为他的下属。“人渣”朋友不负期望施展超人才华使齐国成为超级强国,他们的友情也成为万世典范。
这段友情成为神话,有必然之处和偶然之机,其必然惊世骇俗之要是:管仲的绝世之才、知恩之品;鲍叔的知人之明、容人之量,这几块雨云汇齐,就必有震天的雷霆闪电。偶然之机是齐桓公以一个大国的舞台任由管鲍挥洒。但即使没有这个大舞台,有那必然之四要,管鲍也必有施为之所。管鲍之交也必为后世传扬。
这段神话有没有可能演变成笑话呢?当然可能。如果管仲实际上才具平平只会吹牛一事无成坑了鲍叔一辈子,那这段惊天地泣鬼神的友情也可能随风逝去,人们顶多从亲人们回忆鲍叔的文章里得知他曾被叫管仲的损友多次坑过仍一路宽容。如果管仲人品恶劣,在成为齐国丞相之后为了掩盖自己以往的不光彩历史,闭口不提鲍叔,更设计谋害鲍叔——这样的事情在人类历史上那么频繁地发生过……
幸好,留下来的是神话!
还有一个神话也颇可一说,《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载:范睢被魏国丞相魏齐屈杀,侥幸逃生到了秦国,靠过人之才成了秦国的丞相,为了报仇,要求魏国交出魏齐的脑袋。魏齐知道魏国惹不起秦国,就扔下丞相之位逃到赵国,住在了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平原君赵胜的封地。秦王亲自给平原君写信把他骗到秦国软禁,说不交出魏齐就不放平原君回去。平原君在回答中说出了友情史上的金句:“显贵了还要交低贱的朋友,是为了不忘低贱时的情谊;豪富了还要交贫困的朋友,是为了不忘贫困时的友情。魏齐是我的朋友,即使他在我家,我也决不会把他交出来,何况现在他根本不在我家呢。”秦王又给赵国国君写信说:“大王的弟弟在我秦国这里,而范先生的仇人魏齐就在平原君家里。大王派人赶快拿他的脑袋来;不然的话,我要发动军队攻打赵国,而且不把大王的弟弟放出函谷关。”赵王见信就派军队包围了平原君的家宅。危急中,魏齐连夜逃出了平原君家去见赵国宰相虞卿。虞卿估计赵王不可能被说服,就解下自己的相印,跟魏齐一起逃出了赵国,两人抄小路奔逃,无处可去,就又奔回魏国,打算通过著名的信陵君投奔到楚国去。
信陵君害怕秦国找上门来,为接纳不接纳魏齐虞卿犹豫不决,问周围人:“虞卿这个人怎么样?”侯嬴在旁回答:“虞卿脚踏草鞋,肩搭雨伞,远行而到赵国,第一次见赵王,赵王赐给他白璧一对,黄金百两;第二次见赵王,赵王任命他为上卿;第三次见赵王,得到相印,被封为万户侯。魏齐走投无路时投奔了虞卿,虞卿根本不把自己的高官厚禄看在眼里,解下相印,抛弃万户侯的爵位而与魏齐逃走。能把别人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来投奔您,您还问‘这个人怎么样’。人固然很难被别人了解,了解别人也实在不容易啊!”信陵君听了深感惭愧,赶快驱车到郊外去迎接他们。可是魏齐听到的是信陵君当初不大肯接见他的消息,便一怒之下刎颈自杀了。赵王得知魏齐自杀身亡,终于取了他的脑袋送到秦国。秦昭王这才放平原君回赵。
这段关于友情的神话,是两个大国丞相的携手出逃,是两个大国重臣的风雨夜奔。后世有关云长因诸多元素而成为重友情讲义气的标志。其实,虞卿也毫不逊色。以那样的才华、智谋,自此远离权柄,成为著书立说的学者,实也是战国年代博弈场上的损失。以他一向力主联合抗秦的号召力和智谋而言,他的退出,也是秦国的福音。
说了神话、佳话,再说个关于友情的笑话吧。洪迈在他的《容斋随笔》中写道:张耳和陈馀年轻时是生死之交的朋友,后来争权夺利,互相把对方置于死地也不满足。大凡权势利益到了极点,其结果一定会是这样的。《史记·张耳陈馀列传》完整地讲了一个两个人由生死之交变为不共戴天之仇敌的故事。张耳、陈馀是战国末年的两个才子,有才华、有名气,又都娶了有钱人家的闺女,靠女方家的钱财四处游历、结交宾客……名气更越来越大。俩人结识后,一见如故,结成了断头不悔的情谊。陈馀比张耳年级小,像对待父亲一样侍奉张耳。
陈胜吴广起义后,张耳、陈馀前去投奔。一来二去,他俩寻访到一个原赵国王族的后代赵歇,拥立他为赵王。秦将章邯领兵攻来,张耳和赵王歇逃入钜鹿城,被秦将王离围困。此时陈馀带了几万兵马驻扎在钜鹿城以北。
《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载:危急之下的张耳多次派人召陈馀前来救援,陈馀不敢前往。张耳几个月不见救兵,就派张黡、陈泽前去责备陈馀说:当初我和你结为生死之交,如今赵王和我将要死于早晚之间,而你拥兵数万,不肯相救,那同生共死的交情在哪儿呢?假如你信守诺言,为什么不和秦军决一死战?何况还有十分之一二获胜的希望。陈馀说:向前进军,最终不光救不成赵,还要白白地全军覆没。况且我不去同归于尽,还要为赵王、张先生向秦国报仇。张黡、陈泽说:事已迫在眉睫,需要以同归于尽来确立诚信,哪里还顾得上以后的事呢!陈馀就派了五千人马让张黡、陈泽带领着试攻秦军,到了前线便全军覆没了。
后来项羽打败了章邯。秦军溃退,赵王歇、张耳得以保全。第一件事就是指责陈馀不肯救赵,并怀疑张黡、陈泽是被陈馀给杀了。争吵之际,陈馀对张耳说:没有料到您对我的怨恨是如此的深啊!难道您以为我舍不得放弃这将军的职位吗?就解下印信推给张耳。张耳惊愕之下不肯接受。陈馀站起身来上厕所了。有宾客劝张耳说:他把印信交给您,您不接受就违背天意,不吉祥。赶快接收它!张耳就佩带了陈馀的大印,接收了他的部下。陈馀就带着部下亲信几百人到黄河边的湖泽中打鱼捕猎去了。两人从此反目成仇。
项羽夺了天下后,封张耳为常山王,封陈馀为南皮侯。陈馀非常恼怒,认为张耳和自己功劳相等,张耳封王,自己却封侯……等齐王田荣背叛项羽时,就派人游说田荣,借兵反楚。首先打跑了常山王张耳。张耳就去投奔了刘邦。陈馀则在全部收复了赵国的土地后,把赵王歇接回来做国君,赵王则封陈馀为代王。
刘邦希望和赵国共同打项羽,陈馀说:只要杀掉张耳赵国就从命。刘邦找到一个和张耳长得相像的人斩首,派人拿着人头送给陈馀。陈馀就发兵打项羽。等刘邦打了败仗,陈馀又觉察到张耳没死,就又背叛了刘邦。
其后,张耳辅佐韩信,打败了赵国,杀死了陈馀。张耳则被刘邦封为赵王。张耳死后,其子张敖接续做了赵王,刘邦的大女儿鲁元公主也嫁给了张敖做王后。
太史公对此感慨说:当初张耳、陈馀贫贱不得志时,彼此信任,誓同生死,难道不是义无反顾的吗?等他们有了地盘,争权夺利的时候,相互残杀,恨不得把对方消灭。为什么以前是那样真诚地相互倾慕、信任,而后来又相互背叛,彼此的态度是那样的乖张、暴戾呢?难道不是为了权势、利害相互交往吗?
太史公说得真是到位!张耳、陈馀都不得志时和得志后的友情演变,如太史公所言:是因为他们最初的交往动机就是为了权势、利害!他们早年的友情,看上去仿佛是义交,实质上是利交。平常人平常日子里往往嘴上都是义气,而不遇极端事件考验,谁会知道自己期望甚高的情义会靠不住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感念的人,被最多感念的往往是自己的母亲。其实细想想,每个人感念的人,都是为自己付出了牺牲的人。感念母亲,多是因为母亲少吃少喝而尽力供养儿女;感念朋友,多是因为关键时刻朋友牺牲自己的利益而维护了你……没有任何人会是占尽所有人便宜而又被人怀念的。这个世界上的所谓好人,就是为了别人而牺牲了自己利益的人。朋友之间的友情如何深化、升华呢?就看肯不肯为对方付出,就看一方有麻烦、遇难处时,另一方肯不肯牺牲自己利益出头帮助朋友。
一般人一生中结交的大量朋友,都是可同吃同喝同玩的酒肉朋友,若遇麻烦,一方不会有期待,另一方躲之唯恐不及,也不会有拔刀相助的念头……人生旅途上,自生自灭的酒肉朋友会不断出现、不断消失……
而肝胆相照的血性朋友,往往志同道合、义气相通,你为我舍命一次,我为你全情回报,一来二去,友情即感天动地、牢不可破。
维系友情怕来而不往,只有单方付出的友情难以长久。维系友情也怕锱铢必较——如果鲍叔无容人之量计较于管仲没有立竿见影的回报,也就没有什么管鲍之交了。维系友情最怕的则是:在未遇事前似乎志同道合、义气相通,双方对对方都有很高的预期——而不像酒肉朋友那样本来就无期待,遇事时一方嗷嗷待救,另一方蹀躞不前,更坏者说大话造大势却不给朋友任何实质帮助甚至趁火打劫损友自肥还制造自己讲义气的假象假话……如此,则所谓朋友基本上都会变为仇敌。
以我之见,张耳陈馀之由友而仇,其过首在陈馀。在生死关头,为友为君,都必须全力以赴,容不得什么我只能眼看你们死去可我要留下为你们报仇这样的可笑空言。
事实是,同是这个陈馀和诸多抗秦武装观望不前的僵局,被项羽舍生忘死拼命向前一战而破秦军,一战而成全此前被人骂做滑贼的项羽成为霸王,战前观望的诸将皆跪着膝行而见项羽。不知道膝行的诸将里有没有陈余。
如果张耳陈馀友情破裂就此而已,他们也还不至于成为千年后世唾骂的笑话。既然各说各有理破了交情,当像孔夫子所说:君子绝交不出恶声。转身离去,各自分头再创业即可。但陈馀一次次以张耳的生命为他道路选择的依据和筹码,左支右拙,终被张耳辅佐韩信大败而丧命。两人相互你攻我伐的行径,成就了他们的千秋骂名。
张耳此人无疑是个英豪人物,活着时倍受刘邦信任,死后他的一批家臣那样忠诚于他的儿子,而且这些家臣个个不凡,田叔、孟舒那样品行高洁的名臣都在其中。依我看,抗秦大业里的诸多英雄,有可能建立自己王朝的,除项梁、刘邦外,非张耳莫属。但这样一个本应有大好形象的人,却被和陈馀的友情笑话缠绕在了历史的不光彩分册里。
这个笑话本也可能成为佳话乃至神话的:设想陈馀明知不敌但为忠于友情率军猛攻秦军英勇献身,张陈友情必然流传。如果:陈馀真像他自认的那样长于军事,为救朋友像项羽一样英勇一战而败秦军成就反秦大业,那就没项羽什么事儿了,张耳陈馀的功业和友情,还会不成为神话流传吗?
DF40异型钢式桥梁伸缩缝装置广鑫牌!伸缩缝欢迎订购!
桃源镇镇府领导莅临好美家地板参观指导!
这就是朕的江山!多肉,你就是我的世界
3个装)汽车禁烟贴请勿吸烟标志标示车内禁烟贴装饰贴纸用品
国泰金业公司代理诚招代理
有些友情成了神话,有些友情成了笑话
上板机全自动上板机下板上板机印刷机微型机
特康TEK8530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
山东氧化镁板设备品质优 包您满意
巴拉巴拉品牌童装怎么样 投资有哪些要求
你所需要知道的关于铸铁地轨的安装工艺及加工工艺!
小米线下风波:视频监管店员,要求提供海底捞服务
戴南不锈钢无缝方管 SUS304方管厂家
适合学生的小吃品牌有哪些?趣媸小食记牛排杯加盟获得市场认可
妈咪包.毛毡手提包.镂空妈咪包.内胆包.欢迎致电
测压管 压力表用测压软管总成 河北宇星管业测压软管
琼海圆柱制冰机
一家百得胜全屋定制店多大才能经营?
力压奥迪Q5L,奔驰GLC卫冕销量冠军?车主:不到1600公里出现问题
广东省级体育赛事策划公司专业度更高选择创羽体育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