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挂面 大产业
——凯里市下司镇“面条加工”助推村民脱贫致富走笔
□ 蒋建民 本报记者 杨光明
这个初夏,阳光正好,记者来到清江村德兴响水组文培明家,只见崭新的楼房前挂满了金黄色的面条,正在忙着擀面、晒面的文培明迎上前来高兴地告诉记者:“擀面不但使我家解决了温饱,更让我们走上了致富的路子。”
蒋建民/摄
清江村是下司镇政府所在地,其德兴响水组位于凯里滨江大道和炉下快速通道的交汇处。年少的时候,文培明就跟着父亲学擀面。20年前,成家后的文培明开始独立地加工面条,靠手工生产,把小麦打成面粉后加水,揉成面团,再使用和面、搓捏和拉条等多种工艺制作面条。
蒋建民/摄
文培明告诉记者:“自己有现成的手艺和场地,投本不大,风险系数又小,就这样选定了以擀面为生,老老实实地在家里加工面条。”
开始起步时,由于当时经济困难,文培明家买不起更多小麦,主要是对当地乡亲挑来的零星小麦进行加工,起早摸黑,甚至常常熬到深夜,也只挣取到些加工费。几年过后,经济条件逐步改善,文培明家开始批量购进小麦加工,还对村里生活困难没有面条更买不起面条的乡亲,采取以稻谷、玉米等农产品等值兑换的形式,把面条兑换给有需求的群众,提高面条销量。后来,随着加工的面条慢慢多起来,文培明就开始把面条推拉到下司集镇去卖。由于市场不稳定,擀多了卖不完,面条会变质,全家年收入还不足1万元。
杨通刚/摄
随着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慢慢地,文培明家的面条质量越来越好。加上坚持晴天生产,雨天休息,经太阳晒过的面条,口感好,味道正,香味浓,所以顾客经常找上门来,回头客多,一到旺季,就难以满足需求。3年前,文培明抓住凯里滨江大道和炉下快速通道都通过家门口的机遇,积极搬迁,在距离原老房子不远的路坎上,新建了一栋占地面积2亩、建筑面积共400平方米的砖房,配套有面条加工车间和晒面场,并投资12万元,买来电动石磨机和搅面机,提高了面条加工的机械化水平和生产能力,现在每天加工面条2000多斤,比以前每天加工200余斤提高了10倍。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文培明家的面条生意越做越大,名头也越来越响,生产的品种也逐步增多,全家人忙不过来,现在还雇请了一个工人来帮忙,每年加工面条300来吨,面粉从河南省购进,小麦从毕节市购进,加工出来的面条有普通面、鸡蛋面、高精面、小麦面等品种,每斤价格从2.6元到6元不等,全是顾客上门要,再也用不着拉上街去叫卖。
文培明的创业经历只是下司镇积极传承和弘扬传统工艺,大力发展面条加工业的一个缩影。
杨通刚/摄
近几年来,下司镇党委、政府在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积极组织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学技艺,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文化、旅游和工业融合发展,加快把“下司面条”这个传统品牌做大,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足不出户变身为产业工人,齐心协力建设美丽新农村。
目前,下司镇的面条加工业呈现出清江村做出了示范带动、很多村寨发力追赶的可喜局面。瓮港村弯寨组70岁的农民杨国林,2014年买来搅拌机、面条机,办起了家庭作坊,一家人每天做400多斤面条。若遇上生意特好的时候,一天要做600斤面条,每年生产加工面条90余吨,向凯里市区和周边超市、饮食店供应,并卖到麻江、黄平、贵定等地。下司面条的品牌效应已经凸显,还呈现出“面条街”,且成为了旅游景观。目前,下司镇共有面条加工户200余户,年产面条2000 余万斤,产值6000 余万元,户均年收入25 万元,面条已成为下司古镇抢手的旅游商品。
防浓硫酸腐蚀涂料
M16金属电缆接头、金属防水接头 采购 批发
6吨吸粪车真空泵_5-8吨吸粪车价格_流动型吸粪车厂家直销
纪念5·12汶川大地震11周年 跟着这些电影缅怀逝者
力驰多中心专业汽车养护,加盟创业无忧
凯里市下司镇“面条加工”助推村民脱贫致富走笔
泰昌舞蹈把杆 移动式、固定式 落地式 壁挂式 不锈钢
淮北回收PLC模块,温控器,变频器
长期大量供应木浆 纸浆 苇浆 纸浆板
开水房计时取水刷卡器 洗衣机控电刷卡机
供应厂家直销照相级 对苯二酚
新疆花园防腐木地板
锅炉除尘设备销售,蒸汽锅炉型号,蒸汽锅炉哪家好
开发区受欢迎搬厂价格
百鸟朝凤白酒代理要求高吗?具体要求有哪些?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 认证
PMIRGH直线导轨专业定制.河北金佳特.匠心品质
孝义市天然气调压器RTZ家用中压进户润丰
三信食品机械SX-J400供应燃气可倾斜式搅拌夹层锅
心情便签本-创意文具批发 韩国款 清洗心情创意便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