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地养鸭的疾病防治,应严格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根据鸭的发病规律与特点,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降低发病率、死亡率,提高成活率,确保鸭群健康和养鸭生产的顺利进行。林地养鸭疾病的综合防控措施有以下方面的内容。
一、场址选择、场内布局
林地养鸭既不同于规模养殖场,又不同于一家一户传统散养,应该科学选择场址,场内合理布局。在非禁养区内选址,饲养的鸭与其他畜禽之间要有隔离设施。场址选好后要根据疾病控制的需要对场内进行合理布局。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应划分生活区、生产区、隔离区。一般养殖场应有防晒、防寒的栖息场所(圈舍)、放牧(运动)场、病鸭隔离治疗、粪便污物堆放、病死鸭处理(高温、深埋、焚烧)等的区域及设施设备。
1.位置
林地场址要求交通便利,考虑物资需求和产品供销,应保证交通方便。林地场外应通有公路,但不应与主要交通线路交叉。林地场址应尽可能接近饲料产地和加工地,靠近产品销售地,确保有合理的运输半径,满足防疫卫生要求,避免噪声对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1)各种化工厂及畜禽产品加工厂距离 为防止被污染,养鸭场与各种化工厂、畜禽产品加工厂等的距离应不小于1500米,而且不应将养鸭场设在这些工厂的下风向。
(2)与其他养殖场距离 为防止疾病的传播,每个养鸭场与其他畜禽场之间的距离,一般不少于500米。大型畜禽场之间应不少于1000~1500米。
(3)养鸭场与附近居民点的距离 最好远离人口密集区,与居民点有1000~3000米以上的距离,并应处在居民点的下风向和居民水源的下游。
有些要求较高的地区,如水源一级保护区、旅游区等,则不允许选建养鸭场。
(4)交通运输 选择场址时既要考虑到交通方便,又要为了卫生防疫使鸭场与交通干线保持适当的距离。一般养鸭场与主要公路的距离至少要在300~400米。国道(省际公路)500米,省道、区际公路200~300米;一般道路50~100米(有围墙时可减小到50米)。养鸭场要求建专用道路与公路相连。
(5)与电力、供水及通讯设施关系 养鸭场要靠近输电线路,以尽量缩短新线敷设距离,并最好有双路供电的条件。如无此条件,鸭场要有自备电源,以保证场内稳定的电力供应。另外,使鸭场尽量靠近集中式供水系统(城市自来水)和邮电通讯等公用设施,以便于保障供水质量及对外联系。
2.地形地势
地势要求高燥、向阳背风、排水良好。养鸭场地应当地势高燥,高出历史洪水线1米以上。地下水位要在2米以下,或建筑物地基深度0.5米以下为宜。避免洪水季节的威胁和减少土壤毛细管作用而产生的地面潮湿。低洼潮湿的场地,空气相对湿度较高,不利于鸭的体热调节,而利于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生存繁殖对鸭的健康会产生很大影响。
场地要向阳背风,以保持场区的小气候条件稳定,减少寒冷季节风雪的影响。平原地区一般场地比较平坦、开阔,林地场地应注意选择在较周围地段稍高、稍有缓坡的地方,以便排水,防止积水和雨后泥泞,容易保持场地和棚舍干燥。靠近河流、湖泊的地区,场地要选择在较高的地方,应比当地水文资料中最高水位高1~2米,以防涨水时受水淹没。山区林地应选在稍平缓坡上,坡面向阳,南向坡接受的太阳辐射最大,北向坡接受的太阳辐射最小,东坡和西坡介于两者之间。南坡日照充足,气温较高,北坡则相反。最大坡度不超过25%,建筑区坡度应在1%~3%以内为宜,坡度过大,对建筑施工、运输、日常管理和放牧工作造成不便。在同一坡向,因为坡度的变化而影响其太阳辐射的强度。15°的南坡得到的太阳辐射比平地(坡度为0°)要高,而在北坡则较低。山区林地还要注意地质构造情况,避开断层、滑坡、塌方的地段,避开坡底和谷地以及风口,以免受山洪和暴风雪的袭击。
地形要开阔整齐。林地的地形应尽量开阔整齐,不要过于狭长或边角过多,这样在饲养管理时比较方便,能提高生产效率。
3.地质和土壤
林地土质状况与环境、林地植被生长情况、鸭群健康状况、鸭舍建筑施工等都有密切关系。林地作为鸭重要的生存环境,土壤条件对鸭的影响要比舍内饲养时更为重要。鸭与地面接触时间长,林地植被的生长与营养含量、土质所含腐殖质、矿物质含量等对鸭的健康和生长发育、生产性能起着重要作用。在选择场址时,要详细了解场地的土质土壤状况,要求场地以往没有发生过疫情,透水透气性良好,能保证场地干燥。
4.放养场地的要求
放养场地是林地生态养鸭的生活场所,选择得当与否,对养殖的效率和效益有很大影响。在放养场地选择方面应考虑以下内容。
(1)环境条件 地势高燥、平坦、较周围地段稍高、稍有缓坡的地方,以便排水,防止积水和雨后泥泞,容易保持场地和棚舍干燥。低洼潮湿的场地,空气相对湿度较高,不利于鸭的体热调节,而利于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生存繁殖,对鸭的健康会产生很大影响。
丘陵、山区林地应选在地势较高、向阳背风的地方,坡面坡度不超过25%。还要注意地质构造情况,避开断层、滑坡、塌方的地段,避开坡底和谷地以及风口,以免受山洪和暴风雪的袭击。放牧场地的地形应尽量开阔整齐,不要过于狭长或边角过多,这样在饲养管理时比较方便,能提高生产效率。
放养场地除在丘陵、山区外,最好是沙壤土,透水透气性良好,雨后不会泥泞,易于保持干燥,可防止病原菌、寄生虫卵、蚊蝇等生存和繁殖。
放养场地的位置要考虑饲料、物资需求和产品供销,应保证交通方便。远离屠宰场、化工厂、大型养殖场等污染源,保证防疫安全。
(2)林地植被状况 植被的多少,影响林地养鸭的效益和效果,甚至是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要考察植被的密度、牧草的覆盖率、植被的种类。单位面积上生长的植被越多、地块覆盖率越高越好。果园、林地的野草质量较好;土地条件较差的山地和丘陵,生长的抗逆性较强的野草,可食性差,多数不能被利用,不宜作为林地生态饲养的场所。
(3)可靠的水源 在林地放养期间,鸭在野外受到阳光直射、自然风吹,运动量大,往往比在舍内饲养需要更多的饮水。散养时每只成年鸭每天的饮水量平均为300毫升,炎热季节饮水量更大,可达采食饲料量的4~6倍。所以林地放养需要保证有可靠的水源,给鸭只提供充足、优质的饮水,才能满足鸭的健康和生长发育的需要。附近最好有小溪、池塘等清洁水源。
5.林种种类、选择
(1)林业用地、林种分类及定义 见表1-1。
表1-1 林业用地、林种分类及定义
[插图]
(2)林地选择 林地、果园、山地、坡地、竹园、茶园和桑园、草场、农田、滩涂等都可以用来进行生态养鸭。
①林地 林地中野生草菜、昆虫等自然饲料资源丰富,林下空间宽阔,空气新鲜,环境幽静,适宜林地生态养鸭。
a.树冠及郁闭度 以树冠较小、林木稀疏、冠层较高(4~5米以上)、树林郁闭度在70%左右、阳光照射地面面积在50%左右成林的林地较为理想,这样的林地透光,通气性能好,林地杂草、昆虫丰富。树木枝叶过于茂密、遮阴大的林地透光效果差,不利于鸭的生长。
b.树龄 林地以中成林为佳。为不影响树木生长发育,不宜选择处于苗木期的林地。小树苗栽种比较密集,树枝低矮,不利于空气流通,夏天不能遮阴避雨,对鸭的生长和发育也不利。成材林即将开始采伐,不宜进行林地养鸭。
c.生态林带不宜养鸭 沿河林带、道路绿化林带、环城林带等生态林带,由于地理位置、林地面积和形状等因素,不宜用来养鸭,否则影响林带作用和周边环境。在这样的林带里养鸭,鸭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影响生产性能。
②果园 地势高燥、环境安静、饮水方便、农药用量少、排水良好、无污染的果园都可养鸭。以干果、主干略高的果园为佳,最理想的是核桃园、枣园、柿园、桑园等,这些果树主干较高,果实结果部位也高。苹果园、梨园、桃园、杏园、橘园、李园、山楂园等,放养期应避开果树用药期,防止鸭农药中毒。
(3)不宜作为林地养殖的地区 规定的自然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旅游区,受洪水或山洪威胁及有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多发地带,自然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不宜作为林地养殖的地区。
(4)不同地形及土壤条件林地、果园特点
①平地 指地势较为平坦,或向一方稍微倾斜或高差不大的波状起伏地带。
a.冲积平原地区林地、果园地势平坦,地面平整,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较多,灌溉水源比较充足、交通便利。注意:地下水位过高的地区,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的林地建场养鸭。
b.洪积平原地区林地、果园由山洪冲积形成的冲积扇延伸而来。与冲积平原相比,面积较小,有大量石砾。应选距山较远、土壤较细、石砾较少的冲积平原地带建场养鸭。
②山地 山地空气流通,日照充足,但温度日差较大。山地林地、果园注意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及坡形等条件对温度、光照、水、大气的影响。山地气候复杂,要在适宜的小气候带建场养鸭。
③丘陵地 地面起伏不大,相对高差200米以下的地形为丘陵地。这是介于平地与山地之间的过渡地形。顶部与麓部相对高差小于100米的丘陵为浅丘,相对高差100~200米为深丘。浅丘园地交通较方便;深丘坡度较大,交通不便,产品与物资运输较为困难。
6.规划布局
养鸭场场址选定以后,要根据该场地的地形、地势和当地主风向,对鸭场内的各类房舍、道路、排水、排污等地段的位置进行合理的分区规划。同时还要对各种鸭舍的位置、朝向、间距等进行科学、合理布局。养鸭场各种房舍和设施的分区规划,要从人、禽健康的角度出发,建立最佳生产联系和卫生防疫条件,来合理安排各区的位置。分区规划要有利于防疫、安全生产、工作方便。尤其应考虑风向和地势,通过鸭场内建筑物的合理布局来减少疫病的发生。科学合理的分区规划和布局还可以有效利用土地面积,减少建厂的投资,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和管理方便。
鸭场的分区规划应做到节约用地,全面考虑鸭粪便的处理和利用,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形地物,充分考虑今后的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养鸭场,一般分为生活区、生产区和隔离区。生活区应占全场的上风向和地势较高的地段,依次为生产区和隔离区。
(1)生活区 人员生活和办公的生活区应占场区的上风向和地势较高的地段(地势和风向不一致时,以风向为主)。与林地、果园必要的管理用房和生产用房(办公室、车辆库、工具室、肥料农药库、宿舍等)结合起来。设在交通方便和有利作业的地方。生活区应处在对外联系方便的位置。大门前设车辆消毒池。场外的车辆只能在生活区活动,不能进入生产区(2)生产区 生产区是鸭场的核心。包括各种鸭舍、蛋库、饲料库、消毒、更衣室、饲养员休息室、水泵房、机修室等。生产区应该处在生活区的下风向和地势较低处,为保证防疫的安全,鸭舍的布局应该根据主风向和地势,按照育雏鸭舍、成年鸭舍的顺序配置。把雏鸭舍放在防疫比较安全的上风向处和地势较高处,能使雏鸭得到较新鲜的空气,减少发病机会,也能避免成年鸭舍的鸭排出的污浊空气造成疫病传播。当主风向和地势发生矛盾时,应该把卫生防疫要求较高的雏鸭舍设在安全角(和主风向垂直的两个对角线上的两点)的位置,以免受上风向空气污染。雏鸭舍和成年鸭舍应有一定的距离。鸭场生产区入口应有与大门同宽的消毒池或消毒垫。鸭场生产区内应有防晒防寒防雨的栖息区(设有集中饮水点和饲喂点)。
饲料加工、储存的房舍处在生产区上风处和地势较高的地方,同时与鸭舍较近的位置。由于防火的需要,干草和垫草堆放的位置必须处在生产区下风向,与其他建筑物保持60米的卫生间距。
生产区和生活区要分开,非生产人员不准随便进入生产区。
种鸭(蛋)场须设置与饲养规模相适应的戏水池。
(3)隔离区 病鸭的隔离治疗区,病死鸭高温、深埋、焚烧等的区域及设施设备,粪便污物的存放、处理等属于隔离区,应在场区的最下风向、地势最低的位置,并有防止健康鸭群进入的设施,与鸭舍保持300米以上的卫生间距。处理病死鸭的尸坑应该严密隔离。场地有相应的排污、排水沟及污、粪水集中处理设施(用于果林灌溉或化粪池净化)。隔离区的污水和废弃物应该严格控制,防治疫病蔓延和污染环境。病鸭隔离区的入口应有与大门同宽的消毒池或消毒垫。
7.防护设施
林地养殖场界要划分明确,养殖场四周应建较高的围墙或挖深的防疫沟,以防止场外人员及其他动物进入场区。鸭场门口应设有禁止外人随意进入的标识。
在林地养殖场大门及各区域、鸭舍的入口处,应设相应的消毒设施,如车辆消毒池、脚踏消毒槽或喷雾消毒室、更衣换鞋间等。车辆消毒池长应为通过最大车辆周长的1.5倍。
鸭场内的道路分人员出入、运输饲料用的清洁道(净道)和运输粪污、病死鸭的污物道(污道),净污分开与分流明确,尽可能互不交叉。
林地果园要饲养护场犬,并训练其保护鸭群和阻止外人进入。林地养殖场还应有人专门值班看守。
8.鸭舍的修建
(1)鸭舍建筑材料 应就地取材,根据饲养地建材资源条件和自然气候而定。北方养鸭区,冬季寒冷且时间较长,建筑材料尽量选砖瓦材料,保温性能好;长江流域,冬季时间短,温度也不很低,鸭舍可在北面及东西两侧用砖墙,南面敞开;南方温度较高,可用简易棚舍,四周用竹竿围起,无实体墙。
(2)鸭舍的朝向 指鸭舍用于通风、采光的窗户和门所朝的方向。鸭舍的朝向与鸭舍的采光、保温和通风等有关。朝向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来确定。适宜的朝向要满足鸭舍的光照、温度和通风要求。
我国地处北纬20°~50°,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线的夹角)冬季小、夏季大,为保证鸭舍冬季获得较多的太阳辐射热,防止夏季太阳过分照射,鸭舍宜采用东西走向或南偏东(或西)15°左右朝向较为合适。
鸭舍朝向不仅影响采光,而且与进入到鸭舍的冷风有关。冬季主风向对鸭舍迎风面造成压力,使墙由外向内渗透寒气,造成冬季鸭舍热量散失,温度下降。鸭舍长轴与冬季主风向平行或0°~45°的朝向,冷风将纳入少,有利于保温。鸭舍长轴与夏季主风向平行或成30°~45°角的方向,涡风少,通风均匀,有利于防暑。北方地区,冬春季风多为西北风,鸭舍以南向为好。
(3)鸭舍的间距 鸭舍的间距是两栋相邻鸭舍纵墙之间的距离。鸭舍合理的间距是鸭群防疫隔离的条件,能减少鸭舍之间的相互感染。鸭舍通过窗户排出污浊的空气和水汽,其中夹杂着灰尘和微粒,一些病原微生物会附着其中,如果鸭舍相隔过近,就会通过空气流通进入相邻的鸭舍,引起传染病的发生。同时鸭舍间距离影响鸭舍通风和采光的效果。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鸭舍的间距保持棚舍净高的3~5倍,能满足鸭舍的光照、通风和防疫的要求。若距离过小,会加大各舍间的干扰,对鸭舍采光、通风、防疫等不利。
林地建棚舍时可根据林地植被情况和饲养密度的情况,考虑分区轮牧,一般可间隔150~200米设置棚舍。如果鸭舍之间距离过近或连在一起,容易造成鸭只集中在一个范围觅食,造成过度放牧,植被破坏,影响鸭的生长,使鸭容易患病。
(4)鸭舍的跨度和长度 鸭舍的跨度一般不宜过宽,鸭舍高度较低,靠窗户自然通风,鸭舍跨度以6~10米为宜。这样舍内空气流通较好。对于鸭舍的长度没有严格的限制,考虑到工作方便和饲养的方式,一般以20~50米为宜。鸭舍的总面积依鸭的数量确定。
(5)鸭舍高度 鸭舍高度根据饲养方式、鸭舍大小、气候条件而定。一般鸭舍的净高(从地面到屋檐或天棚的距离)为2~2.4米,跨度大、炎热的地区,可增高到2.5米左右。加大鸭舍高度可以加强鸭舍的通风,缓和高温的影响。在寒冷地区,鸭舍的高度适当降低有利于保温。考虑人的进出和管理方便,不能低于2米。
(6)鸭舍数量和面积 根据林地面积和养鸭的规模、饲养密度,确定要修建鸭舍的数量。每个鸭舍容纳300~500只青年鸭或200~300只成年鸭。
舍内地面平养情况下,雏鸭、中鸭和蛋鸭饲养密度,0~3周龄为每平方米20~30只,4~9周龄为每平方米10~15只,10~20周龄为每平方米8~12只,20周龄后为每平方米6~8只。
鸭舍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鸭的饲养密度,合理的饲养密度可保证雏鸭能有足够的活动范围、适宜的采食空间和充足的饮水,有利于鸭群的生长发育。密度过大会限制鸭的活动,并造成空气污染,诱发啄肛、啄羽等现象发生。同时,由于空间拥挤,弱小的鸭经常吃不到足够的饲料,体重不够,造成鸭群均匀度差。
应注意在林地、果园中棚舍不能随意搭建,任鸭自由活动,否则会造成鸭舍附近场地寸草不长,土壤硬结,不能做到科学轮牧。
(7)鸭舍建造
①育雏鸭舍 育雏鸭舍是饲养出壳到4周龄雏鸭的鸭舍。鸭舍要求有好的保温能力,地面容易干燥、通风良好。平面育雏的育雏鸭舍,舍高以2.3~2.5米为宜,跨度6~9米。育雏鸭舍不宜过高,否则热空气会聚集在鸭舍的上部,导致雏鸭经常活动的地面附近温度不够,浪费燃料,而且导致雏鸭发育不良。
育雏鸭舍的屋顶最好设天棚(又叫顶棚、天花板)。天棚是将鸭舍与屋顶下的空间隔开的结构,能够加强鸭舍冬季保温和夏季隔热,也有利于通风换气。常用的天棚材料为胶合板,也可以用草泥、芦苇、草席等做成简易的天棚。天棚结构必须严密,不透水、不透气是保温隔热的重要保证,建造时常被忽视。
②育成及成年鸭舍 育成鸭阶段生长快,生活力强,对温度要求不像育雏阶段那样严格。育成鸭舍的建筑比较简单,要能遮风挡雨,舍内保持干燥,冬季可以保温,夏季通风良好,符合条件的简易建筑都可用于饲养育成鸭。
林地放养时鸭舍建筑可就地取材。鸭舍的面积大小、长度和高度一般都随饲养的规模、饲养的方式、饲养的品种不同而异。
a.塑料大棚 塑料大棚鸭舍的材料可就地取材。塑料大棚鸭舍,棚舍的左侧、右侧和后侧为墙壁,可用土、土坯、砖或石头砌墙,前坡是用竹条、木板或钢筋做成的弧形拱架,外覆塑料薄膜,搭成三面为围墙、一面为塑料薄膜的起脊式鸭舍。一般鸭舍的后墙高1.2~1.5米,脊高为2.2~2.5米,跨度为6米,脊到后墙的垂直距离为4米。塑料薄膜与地面、墙的接触处,要用泥土压实,防止贼风进入。在薄膜上每隔50厘米,用绳将薄膜捆牢,防止大风将薄膜刮掉。棚舍内地面可用砖垫起30~40厘米。棚舍的南部要设置排水沟,及时排出薄膜表面滴落的水。棚舍的北墙每隔3米设置1个窗户,在冬季时封严,夏季时逐渐打开。门设在棚舍的东侧,向外开。棚内还要设置照明设施。优点是投资少,节省能源。缺点是管理维护麻烦、潮湿和不防火等。
b.简易鸭舍 主要在夏秋季节为鸭提供遮风避雨、晚间休息的场所。棚舍材料可以用砖瓦、竹竿、木棍、角铁、钢管、油毡、石棉瓦以及篷布、编织袋、塑料布等搭建。棚舍四周要留通风口,要求棚舍保温挡风、不漏雨、不积水。用木桩做支撑架,搭成2米高的人字形屋架,四周用塑料布或饲料袋围好,屋顶铺上油毛毡,地面铺上干稻草,鸭舍四面挖出排水沟。这种简易鸭舍投资省,建造容易,便于撤除,适合小规模林地、果园养鸭或轮牧饲养法。
c.砖瓦结构鸭舍 样式和结构可根据不同地区自然气候情况决定,要求通风良好,保温隔热,一般鸭舍高度为2.5米左右,长度和跨度视鸭晚上休息占地的空间来确定。气候温和地区鸭舍可不设南墙,也不设窗户,全部敞开。舍内地面比舍外高出10~15厘米,以利排水,防止舍内积水。每平方米可容纳3只肉种鸭或6只蛋鸭。可在鸭舍一角用围栏隔开,作为产蛋间,地面铺设干燥垫草,让鸭自由进入产蛋。也可沿墙四周设置产蛋箱。
③运动场 鸭舍外设运动场,运动场适宜用三合土地面,便于清洗,无污泥。场上搭建遮阴棚,供鸭群雨天活动和采食饮水,夏天乘凉。面积一般为鸭舍面积的1.5~2.5倍。
(8)鸭场的水面 合适的水面是养好鸭(特别是种用鸭)的重要条件。肉仔鸭和番鸭可以旱养,但必须全天供应清洁饮用水。
种鸭场在进行场址选择时,水面越大越利于扩大饲养规模。一般商品鸭场,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各种不同大小的水面,提高养殖效益。一般每1000只蛋鸭所需的水面,应有池塘2亩(1亩=666.67米2)以上、河渠1亩以上。种鸭需要更大的水面,是商品蛋鸭的1.5倍。一般1米左右的水深对鸭最为适宜,利于采食和完成交配。河流由于流动性大,水质好,30厘米以上就可放养,但种鸭必须在深水区域完成交配。湖泊放养要设置水围,限制鸭群在一定区域活动。
鸭坡是连接陆上运动场和水上运动场的通道,用于完成鸭下水前的准备工作和上岸后的梳理。鸭坡一般用水泥或沙石铺设,做成倾斜的缓坡,坡度为20°~30°。鸭坡要深入到水面下10厘米。
(9)避雨棚 在散养场地选择地势高燥的地方搭建数个避雨棚,供雷雨天气鸭避雨。
上海会议活动策划电话 规模大团队强效率高值得信赖
浙江杭州工地除尘围挡喷淋
防爆隔膜泵BQG250/0.3英格索兰配件通用
CHE420T耐热管道焊条
线缆测径仪安装在哪里 有什么讲究
林地养鸭疾病综合防控技术,场址选择、场内布局
江津吸塑天地盖出厂价
厂价直销供应/工业用硫酸甲基锡/热稳定剂/品质保证
男装店一年纯利润有多少 如何塑造品牌形象
尔玛防褥疮气床 条纹国内金属双机芯褥疮气垫
隧道灯NFC9181/NP-250W平台灯 250W隧道灯
*批发零售导电粉末 1040导电胶、印刷球型状银包铜粉
邓氏铝相框45度全自动对角机的应用行业和特点
免费选址 南开体育中心 纯写字楼 可分割 可注 册
部队救援专业防汛工具包,便携式防汛工具包,11件套组合应急包
带舞台led广告车的价格
阿尔伯塔硕士学位就读需要提交哪些资料?
IPBC粉末防霉剂 IPBC-30杀菌防腐剂
热门的机械钟地址
红叶石楠球柱 苏港苗木 红叶石楠柱